別的還應留意干燥前后的色彩改變,如吸墨量大的淡色承印物上,干后的墨色往往淺淡;發(fā)泡油墨的濕態(tài)、干態(tài)及發(fā)包泡態(tài)三相的色差較大;陶瓷印墨燒制后色相殊變;白色油墨經高溫會變黃等。諸如此類的變色規(guī)律,需要印刷者在實踐中,積累經歷和樣品,做出各自的色標。
絲網印刷油墨(印料)的色彩分配是絲印出產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分配的基本原理離不開色光的加色法和色料的減色法等基本原理。色料三原色中以任意兩色等量混合,便能發(fā)生光的三原色的某一色相。這三種色相從色彩的視點講,稱為間色(或叫二次色),如黃、青二色混合構成的綠色,即為間色。間色與間色混合發(fā)生的色相稱為復色(或稱為第三次色)。
2.油墨調色辦法。所謂配色便是將兩種以上的色彩,或是除主調色色彩之外再使用少量的色彩鄰接,構成色彩的組合。五顏六色油墨使用前分配時,先將色樣上需要制造的色彩獨自顯露,正確的分辨出原稿(或原樣)色彩是原色、間色,仍是復色。如果是間色、復色,需要分辨出主色與輔色的份額。其次要根據原稿指示的色彩,小樣調試,待與原稿比較,色五顏六色差較小或持平時,方可大批分配,且時刻要短,調量要恰當。調的過少,形成罷工,油墨色相不一,影響出產正常進行;過多會形成不需要的浪費。調墨通常在光線安穩(wěn)或光線不直接照耀的地方進行。
絲網印刷油墨調色時要留意三點:a.配墨時應盡量少加不同色的油墨,色墨品種越少,混合作用越好。b.采用“由淺入深”原則,不管制造淡色或鮮艷的五顏六色油墨,當色相挨近樣板時,要小心翼翼。不同廠家出產的油墨,不要混合調用,盡量采用同一廠家不同色彩的油墨進行調色,否則會發(fā)生色彩不勻的現象,嚴峻時會出現凝集而使油墨作廢。c.有些絲網印刷油墨是經過烘干來干燥的,淡色烘干后比未干燥的更淺,深色烘干后偏深。別的,油墨的色彩在印刷時干燥前和干燥后有否差別,是容易忽視的問題。一般來說,經過自然干燥的(溶劑揮發(fā)型油墨),承印物是塑料、金屬、紙張、玻璃等,色彩不會發(fā)生改變;但若是陶瓷用的色料,由于在灼燒氧化后才顯色,只能憑經歷來調色。而關于經過熱固、光固來干燥的絲網印刷油墨,色彩在深淺上有改變,上面已提到過。調墨量大時,可以使用調墨機,可在短時刻內完結調色。
文章源自:玻璃油墨 http://ap34.cn/